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25日)公布了1一7月物流運行數據。受高溫、暴雨以及部分地區局部疫情散發的影響,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體來看,累計增速仍保持較快水平,物流市場持續恢復態勢并未改變。
進入7月份,物流業景氣受到季節因素影響,擴張力度較上月有所減弱,物流供需兩端均有不同程度放緩。累計來看,1一7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79.2萬億元,同比增長14.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保持7.1%的較快增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輝:盡管受到高溫、多雨以及局部地區疫情這個影響,整個物流業務活動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回落,但是無論是從整個物流需求的規模,還是物流市場的規模來講,都好于疫情前的水平,反映出我們當前物流運行仍然維持一個平穩向好的這么一個增長態勢。
從社會物流總額結構看,工業品物流持續穩定恢復,新動能韌性依然較強;進口物流需求趨緩,增速連續回落;與民生相關的物流需求則持續穩中向好。
具體來看,工業品物流中,各主要行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緩,但裝備制造業保持穩定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延續強勁增長。電子、新能源、海運等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旺盛,產量呈高速增長態勢。1一7月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15.6%,增速快于工業品物流9.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12.7%,持續發揮帶動作用。
在物流市場需求平穩增長的基礎上,物流供給能力也在不斷增強。1一7月,物流業總收入6.8萬億元,同比增長20.8%。兩年年均增長9.1%,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顯示物流市場規模仍處于上升通道。專家表示,受一些短期因素影響,物流增長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但從長期來看,增速回落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輝:今年我們克服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的復蘇對我們的產品供應鏈的需求比較多,也是階段性因素導致我們這個恢復增長。從長期來看,我們整個經濟的體量很大,基數很大,所以增速也是一個逐步回落的態勢,現在的(增長)水平是比正常水平要高。